如果要經營星球,首先要對星球能生產什麼東西作一個了解。這方面,網路上已經有非常多的資料。例如: http://games.chruker.dk/eve_online/schematics.php 就很完整。
所以我只針對如何建設起一個星球作一個介紹:
首先,來搜尋星球是否有生產你想要生產的物資以及產量。所以我們要進入星球模式去找尋資料,而星球模式並不需要到當地去開啟,只需要在該星系的介紹頁(info)就可以開啟,這是 eve 難得的體貼之處啊!!注意,星球有多種形式(LAVA, TEMPERATE....)購買command center時不要買錯!!
然後畫面就會跑出星球模式了。
在星球模式我們選擇 「scan」就可以看到當個星球的5種基本礦產,以及礦產的多寡。注意滑鼠在scan bar上面左右拉動,就可以表示反白的礦產的分佈尋找白色的地區,就是礦比較密集的地區,越早出現儲量越多。
接下來就是把 command center 放置在星球上,注意要放置 command center 必須要將 command center 放置在 cargo hold 中,而且船艦要在該星系。選取command center可以看到升級的選項,升級command可以擴充command的 power + cpu,跟你在星球上可以設立多少的工廠+路線有密切的關係。
然後,選擇你的原料析出工廠,原料析出工廠的位置與command center 並無相關中間也沒有路線連線的必要性,除非你的command center 要當作物資的發射中心。
接下來我們以實際的 GAS 行星為例,作一次 Oxygen 的生產。
1. 建立 command center
丟下 gas command center,注意所有動作在沒有按下submit之前都不會實際動作。
除了丟下command center 跟輸出入產品需要在原星系(office)作業以外其他工作都可以遠端作業,所以接下來我們返回高安工作。只要用 SCIENCE & INDUSTRY 中的 planet 分頁就可以叫出星球模式。
升級 command center - command center 蓋好以後最好先 upgarde 以擴充星球電力與cpu。灰色的就是你可以升級的區域。(Command Center LV3 - Upgrade 2,710,000 isk)
2.資源析出工廠
資源析出工廠的位置,跟所需要的資源有關,所以scan好資源集中地區再設立。這次我們的目標是生產 Oxygen,而 Oxygen 的來源是 Noble Gas 。在 scan 頁選好 Noble Gas。
接下來調整區域直到地一塊白色區域出現,這樣我們確定這就是在這顆星球目前 Noble Gas 產量最高的地方。
2.建立資源析出工廠 (EXTRACTOR CONTROL CENTER)
確定了資源地以後,我們就可以在附近建立析出工廠,析出工廠有運作範圍限制,建立時會有黑色圈圈提醒請注意。
拉近距離點下 EXTRACTOR CONTROL CENTER 就可以進入工廠操作畫面。
選擇第一個選項進入操作畫面,左方的資源選擇 noble gas 就可以出現scan畫面。
接下來則是析出的選擇了。總共可以啟動10個 extractor head,至於該啟動多少則必須看你的工廠作業能力,這個例子裡面我們10個都啟動。
Extraction Area Size 的選擇直接連動整個program 的時間,以及 單個 cycle time。整個 program時間越短,單位時間析出量越高。
Program Time <= 1D 45m, Cycle Time 15m
1D 1hr <= Program Time <= 2D 1hr 30m, Cycle Time 30m
2D 2hr <= Program Time <= 4D 3hr , Cycle Time 1hr
4D 4hr <= Program Time <= 8D 6hr , Cycle Time 2hr
Program Time >= 8D 8hr, Cycle Time 4hr
為了配合工廠計算方便通常我選擇 cycle time 30分鐘的作法。
然後就可以把 extractor head 排列好啟動(install program)
3.建立倉庫 or Launchpad
為什麼說 or,在我的作法裡面倉庫是被我捨棄的除非你需要另外的空間,不然以 launchpad 10000m^3 的空間加上可以發射的能力,是比倉庫 5000m^3強大「很多」的。而我是把資源統一運輸到launchpad再分到工廠處理,所以會先建立launchpad。
為什麼 launchpad 要緊鄰著工廠建立,這就關係到下面我們要做的動作了。工廠建立以後,工廠之間的運輸需要建立路線連線,而每條路線是有容量限制,而且長度跟電力以及cpu的耗損有直接的關係。
點在路線上就可以看到路線的資料以及升級所需耗損。
至於路線需要升級多少次(每次加倍),則看流量來選擇。這條路線是資源析出工廠把析出資源送到 launchpad 的主路線,因此需要承擔一次析出的量。未升級前 250m3/hr,而我們工廠目前的能力是第一小時 779420 unit 的產量也就是要大於 7794.2m3/hr
我們把產量 route 過去 launchpad 發現路線需要 623%的能力才能承擔,因此應該線路要升級三次變成800%的容量才可以負擔。
這樣線路 77.94%的負載升級就完成了。記得要把析出產品送到 launchpad 不然就是白做工了。
3.建立基礎工廠(Basic Industry Facility)
再來就是在 POWER 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儘量的設立工廠,依照剛剛的方式設立跟建立連線。工廠使用的連線通常負擔不重,需要升級的不多。
4.工廠生產設定
設定工廠生產品,這個例子裡面我們要生產 oxygen ,所以在 schematic 裡面選擇 oxygen。
install以後,記得把產品 route 到 launchpad ,不然也是做白工喔!!!每一間工廠都要設定!!!!!!!!!
接下來就要把析出物 ROUTE 到工廠,當做工廠的原料,畢竟有原料才能生產,所以我們要把 launchpad 裡面已經析出的 noble gas route 到工廠裏面。在 launchpad 裡面的 storage 畫面,可以找到星球析出的資源,把它 route 到各工廠,就會開始生產,每個工廠都要送到,只需要設定一次,只要 launchpad裡面還有原材料,就會持續生產。
這樣各位就可以從事基礎的星球生產了。
4.進出口 - 生產完成以後要運到宇宙空間,比需經過 custom office 的出口。而出口操作有兩個方法,一個是在星球模式中,尤 launchpad 的 launch 來操作。另外就是不進入星球模式,直接由 custom office 操作。
以上兩種方法都可以進入進出口操作畫面。
將物品拉到中間格子就是要進出口的東西了,東西一旦出口就可以再 office 的 hanger 裡面看到就可以拉到個人貨倉了....可以抓去賣錢了!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